周继德副主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9年05月22日 文章点击数:4792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市政协副主席 周继德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国民的生计与生活,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施好民生工程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保障好群众安居乐业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
实施“重民生、促和谐”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施政理念的重大举措。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把履行职能的重点放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放在丰富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上,放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港闸上,多谋发展大计,多献发展良策,多建为民诤言,为推动“保增长、促和谐”作出新的贡献。
——履职为民、关注民生
履职为民,关注民生,是服从服务于大局的需要,也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的八项重点工作部署,市政协就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带着感情、责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谏诤言、献良策,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既身入,又心入,架设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以对人民的满腔热情和高度责任感,通过提案督办、调研回访等形式促进政协参政议政成果转化,把握好“说”和“干”的度,解决好实践上的“如何为”的问题,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改善民生的进程和程度,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促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倾力而为、改善民生
实施民生工程忽视不得、迟缓不得、粗心不得、松懈不得,忽视必然失去人心,迟缓必然造成损失,粗心必然出现疏漏,松懈必然积累民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政协就必须倾力而为,更加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把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上,让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实现“重民生、促和谐”的各项目标任务既要有市委的正确领导,还需要调动全市各阶层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实办好。政协在围绕中心、摸准意图的基础上,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通过听取通报、当面协商、委员论坛、专题议政、反映民意、参加监督等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群体的智慧和作用,带着责任想民生、带着智慧谋民生、带着信心暖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使政协工作思在新处,谋在深处,议在实处。
——创新机制、服务民生
政协工作机制创新的关键是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研究和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履行职能、服务民生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致力于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活动创新,使政协工作为民生的服务更加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在找准制约政协履职效能问题的基础上,克服“被动应付”的保守思想,克服履职的临时性、随意性等弊端,为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基层尽职尽力。通过探索建立完善基层政协工作组织网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更好地联系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了解和反映基层情况,服务于民生,积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充分发挥各党派、团体和界别的作用,不断创新界别活动方式,丰富界别活动内容,发挥他们在加强团结、发扬民主、凝聚力量、服务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帮助党委、政府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通过组织在政协委员中开展“五个一”(即提交一份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推动意义的提案,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参加一次有组织的调查或视察活动,参加政协各类会议发言不少于一次,帮办一件群众受益的实事)的“创先争优”活动,为政协委员在服务民生方面作用的发挥架设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