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古村落古道的保护和利用 应尊重其文化秉性
作者:市政协民宗外侨联谊委 来源: 发表于:2018年09月17日 文章点击数:6568
古镇古村落古道的保护和利用
应尊重其文化秉性
市政协民宗外侨联谊委反映:我市有传统村落100余处,系典型川东北民居特色,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也展示了先辈的建筑艺术、社会生活、民俗民风。但我市在挖掘、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发挥其潜在文化旅游价值与正致力打造文化强市极不相称:一是个别地方以打造特色小城镇为目标,对“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将及其有价值的古建筑拆毁;二是对“古”的打造和利用缺乏品味,整体规划随心所欲,偏听所谓“专家”建议,新“古”不分,现代商业和“古”混搭,不伦不类;三是古建筑不使用原风格构件。以达川区石桥古镇为列,承载几百年厚重历史的青石路、青石阶梯、青石街沿被现代的切割石料取代,新增或修复部分风格与旧不统一,让古朴厚重的人文和历史痕迹在打造中失去了原有文化秉性,川东闻名的石桥古镇在“保护”中遭受了极大破坏,成为了不可以逆转的伤痛。
建议:
在保护我市古镇古村落古道中,应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尊重其文化秉性。一是相关部门要对古镇、古村落、古道等进行排查,定级认定;二是建设时相关单位务必提供方案,经管理部门邀请专家评估、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三是修复规划最大限度尊重“原始”状态,使用原建筑构件和原建筑风格构件,或者最大限度地使用“原始”工艺和材料,确保修旧复旧;四是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做到“事前批准,事中监督,事后验收”;五是古镇、古村落、古道等利用,要保持其独特性、地域性、文化性,并将其纳入中小学生的课外兴趣教育;六是鼓励、支持国内外,尤其本土影视传媒在古镇古村落古道等进行拍摄活动,帮助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