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职业病高发多发现象亟待重视
作者:市政协经济委 来源: 发表于:2018年09月17日 文章点击数:6622
交警职业病高发多发现象亟待重视
市政协经济委反映: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64.5万辆,日均新增量达300余俩,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机动车、驾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主城区汽车逾18万辆,机动车驾驶员逾30万人。随着我市车辆急剧增加,公安交通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工作环境愈来愈恶劣,长期工作在粉尘、尾气、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工作环境中,呼吸系统、耳鼻喉系统、心、肝、肺等方面的病变已成为交警较为普遍的职业性疾病。据调查了解,仅从 2006 年以来 , 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已有15名民警因各种心肺疾病去世。尤其是主城区的交警部门,近十年里三个直属大队和机关在职期间患查出肺癌先后去世的民警就有6名同志,其中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1.75岁。三个直属大队中退休民警患癌症的就有8名同志,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63.25岁。目前还有17名在职民警、职工、辅警因患癌症、肺结核、呼吸道疾病等重症正住院治疗,他们中年龄最大43岁,最小的才24岁。全市交警系统46岁以下的民警、辅警当中已有8人患有肺结核、吸肺和肺癌等呼吸系统重大疾病。癌症和肺部疾病已成为交警队伍的最大威胁。
城市扩展、道路增加和机动车剧增,加之老城区道路基础建设落后,城区道路交通十分拥堵,特别是主城区早、晚高峰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执勤民警疏导高峰车流的时间也延长,远远超过了正常上班时间,在高强度、高负荷、高污染工作环境下,交警特殊职业性质决定了其职业性疾病易发,凸显出对公安交警身体健康造的极大危害。
建议:
一、对一线交警要实行每年强制体检一次,确保有病早发现、早治疗;逗硬执行带薪休年假制度,通过必要的修养缓解高强度工作造成的疲劳和紧张,消除亚健康状况。
二、参照省内成都、南充、自贡、攀枝花、绵阳、广元、内江、泸州、德阳、甘孜、阿坝等11个市、州交警部门做法,恢复发放交通民警有毒有害岗位保健津贴,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三、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减轻交警工作压力,减少上路交通管制尾气和灰尘污染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