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建议
作者:民盟达州市委 来源: 发表于:2018年09月18日 文章点击数:7614
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建议
民盟达州市委反映:尽管近年来留守儿童得到各地党政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与庞大的人数相比,我们所开展的工作远远不够。调研发现,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心理等方面情况令人担忧:一是身体健康难以保障。饮食单一化,结构不合理,身体发育受影响;健康意识不强,勤洗澡、勤换衣服、不乱喝饮料、不吃垃圾食品等观念淡薄;日常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感冒、发烧、肚子痛等小病能拖则拖突出。二是学习管理松散乏力。没有父母严格管教,留守儿童家庭作业敷衍了事,抄作业、找别人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上网、玩手机、打游戏乃至搞赌博上面,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居中等偏下,仅有12.3%是优良。三是精神关爱相对缺乏。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为人处世得到的教育、引导、鼓励较少。同时,由于他们与外界接触沟通少,很多留守儿童养成了孤僻、冷漠、自私的性格,有的甚至走上斗殴、偷窃等违法犯罪道路。建议:
一、强化统筹协调,落实主体责任。由县级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教科部门应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努力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避免盲目撤并校点,方便留守学儿童就近上学;加强学生食堂建设,利用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用餐需求;抓实抓细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课外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县级关工委、团委、妇联、民政、残联等部门根据部门优势开展帮扶活动,医疗部门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医疗服务,公检法司等部门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安全环境保障。
二、建好留守之家,扎实开展帮扶。各中小学需进一步完善留守学生之家设施设备建设,配齐图书、亲情电话机、电视机、计算机、各种艺体器材;制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工作考核制度、帮扶制度、定期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谈心和关爱活动实施意见,安排随时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的值班教师;以留守之家为依托,广泛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读好书做好事、打亲情电话、庆祝生日、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动教师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成为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多角度、多方面关爱留守学生;落实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家庭共建留守儿童教育体系。
三、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校外管理。各乡镇应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工作措施,对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做好辖区内留守儿童信息录入工作,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各村、社区“两委”结合社区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对留守儿童校外学习生活,做好生活帮扶、品德教育、行为引导、安全管护等方面工作;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留守儿童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情况,营造全社会积极关心、帮扶、资助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