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预防老年人群感染艾滋病工作机制的建议
农工党达州市委反映:近年来,各级党政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由于性需求年龄不断提高,老年人群感染艾滋病增速加快势头,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性服务的低档场所。据统计,我市5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当年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18.5%增加到2017年的53.2%。为此建议,尽快建立预防老年人群感染艾滋病工作机制。
一、建立“信息传播+行为参与”机制。一是信息传播。各个乡镇(社区)设立固定宣传专栏,推送防艾知识、预防措施以及其它老年人群常见疾病知识等核心信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年摆放供群众免费索取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手册;在老年活动中心或其他老年人聚集地张贴强调艾滋病危害的警示性海报(或标语)。二是行为参与。各乡镇(社区)举办针对老年人艾滋病和常见病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互动性的宣传活动(每年至少2次),激发并带动老龄群众参与到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二、建立“艾滋病咨询检测+免费保健服务”机制。各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引导有高危行为的老年人主动接受咨询检测,对查出的感染者尽快开展免费治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辖区内老年群体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免费的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健康体检,并记录在案,随时提供关爱服务。
三、建立“打击+疏导”机制。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农村等薄弱地区,依法从重处罚容留与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相关活动的场所和人员。对查出的违法犯罪人员要求接受艾滋病性病免费检测,检测率100%;对发现的艾滋病阳性卖淫嫖娼人员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查处率100%。卫生计生监督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大辖区内公共场所管理力度,宾馆等住宿场所内100%摆放安全套,督促从业人员定期接受艾滋病性病免费检测,检测率100%。
四、建立“干预+引导”机制。促进社会组织(老年协会、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等)在老年群体中建立预防艾滋病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老年活动中心或其他老年人群聚集地开展有特色的干预服务,动员有高危行为的老人主动接受检测;加大对农村地区群众性公益文化投入, 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支农、惠农活动,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农村相关培训中增加艾滋病综合防治教育内容。
五、建立“政府主导+社区(乡镇)实施”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卫生计生、公安、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