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项目回引”若干问题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9年07月08日 文章点击数:9482
关于解决“项目回引”若干问题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214号
提案者:廖清江
主办单位:市经济合作外事局
提案内容:
在“达商回引”工程中,“项目回引”是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支持达商回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以及招商引资“一事一议”等各项政策,连续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制造业招商突破年、招商引资落地年”系列活动,突出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和建筑业、文化旅游业、物流业“6+3”重点产业集群招商,累计招引落地重点项目206个、到位资金1440亿元,招商项目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以下
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项目整体质量不高。全市引进项目,大多集中在房地产、销售中转等行业领域,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链条带动强的制造项目、龙头项目、品牌项目较少。单纯“招项目”而不是着眼“建产业”的短期发展思维客观存在,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一些项目“挂羊头、卖狗肉”,借壳投标、挂牌投资屡见不鲜。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部分县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产业承载力差,除“气”外,“水、电、地、运”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偏高。同时,园区工人的食宿、日常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留住人才的难度较大。
三是奖励扶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对重点发展产业没有制定公开、统一和透明的产业扶持政策,无法给投资者明确的投资预期,不利于投资者判断和决策。同时,受限于信息不对称和县级财政实力较弱等因素,一些政策的普惠性不强。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精心编制和不断完善产业招商规划。当前,我市对“7+1”园区招商作了总体部署,指明了招商引资方向。下一步就是要持续深入思考和全方位研判各地区位、资源、交通及产业基础情况,不断完善和细化产业招商的“上下”供应链和“左右”协作链,努力形成较为系统的“6+3”产业招商集群。当然,也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各县要彰显地方特色,全市也要“一盘棋”统筹,尽量回避单打独斗、孤立无援的招商项目。
二、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通平台,推动形成工商联及商会搭台、招商引资分队跟进、县(市、区)定板、要素保障部门保驾护航的整体联动招商格局,切实发挥各部门(单位)职能作用,扩大联动效应。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在各地现有主导产业中选择目标龙头企业为我市招商引资参与单位,鼓励其共同开展产业链招商。
三、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的高标准和运行的规范化。充分利用我市大部分县级工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开发区的契机,加大配套政策特别是资金的争取力度,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同时,逗硬执行招商引资企业进出园监管机制,切实预防和严厉打击“圈地”居奇、不事生产的不良经营行为,努力追求“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效果。
四、逐步优化并落实落地扶持政策。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举措,特别要重点关注新材料、新业态领域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价格、财政、金融、要素成本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重我市在招引高新技术项目中的洽谈筹码。尽快落实促进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0条”措施,增强我市在营商环境方面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