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宜居幸福美丽达州——达州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掠影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9年08月19日 文章点击数:10309
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抱自然、回归自然成了广大市民所向往的事情。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市将“绿化达州”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作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决策,坚持林山、林水、林路、林城相依相融,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真正做到还绿于民,打造绿色宜居、幸福美丽达州。
2018年,我市出台《达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创森工作的三大目标,即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今年,我市成立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创建工作,三大目标建设效果显著,并预计在2020年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验收。
建设森林生态体系
“这里植被绵延,空气清新,徒步从山脚走上山顶,站在高处向下俯瞰,心情瞬间就放松了。特别是这两年,铁山公园做了不少修缮,打造了‘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旅游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了游客游玩。”市民丁大姐对铁山森林公园的改造很是满意,每到周末都要约上好友去铁山森林公园游玩一番。
自2016年我市启动创森工作以来,现已建成国家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今年,我市对标补短,全力构建城乡绿化新格局,加快建设森林生态体系,实现城区“扩绿”、镇村“兴绿”、森林“增绿”、河湖“盈绿”、道路“连绿”。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补植造林3.6万亩,完成人工造林8.63万亩,育苗1684亩1550万株;完成森林抚育9.9万亩,培育储备林基地0.4万亩;完善现有9个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提高了森林质量。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为43.51%,已达到《达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的指标;城区绿化覆盖率37.15%,接近创森40%的指标要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初步构建成“500米见园”的城市绿化体系。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切实为达城增了绿意、添了魅力,茂密的绿植为城市源源不断输送新氧,让达城的面貌焕然一新,也真正让市民感受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幸福。
建设生态产业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达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指出,要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森林康养、生态旅游、森林人家和森林碳汇等;到202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林农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创森工作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引领,创新举措、统筹兼顾,加快培育产业基地,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康养旅游,不断助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青山”和“金山”的双赢。
加快培育产业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林农收入。我市坚持新建和改造相结合,培育鼓励龙头示范带动,出台了现代林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编制完成油橄榄现代林业产业园区“三个一”规划,累计建设各类产业基地40余万亩,其中特色经济林基地10万亩。同时,持续壮大绿色生态产业,做强、做大、做响油橄榄、香椿、树花菜、乌梅、竹产业等特色“达字”招牌,制定《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达州市蜡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初稿)。2019年上半年,实现林业产值62亿元,林农人均收入1027元。
加快推进康养旅游,以林旅结合模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我市以达川区铁山、宣汉五马林场、万源黑宝山等为重点,实施“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林旅模式,切实将优质的森林生态资源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9个、四星级森林人家7个;结合各地林业产业特色,不断开发乡村人文、生态、景观等价值资源,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开展了元九登高节 、油菜花节、乌梅花节、李花节等各类节庆活动 10 多次,有效带动了城郊特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当地林农收入。
建设生态文化体系
我市制定了《达州市四城同创宣传工作方案》宣传方案,加大媒体、社会、网络的宣传力度。在达州日报、达州电视台、达州网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开设专栏专题,在各类媒体报刊刊发宣传文稿200余篇。通过在城区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创森标语,在高速公路进出口制作大型宣传牌,开展创森宣传活动,制作创森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短信,拍摄专题宣传片,印发创森简报等渠道,切实提高“创森”知晓率和参与率。
今年6月,我市开展“市树”评选活动。历经市民投票,专家评审等阶段,正式将香樟、黄葛树确定为达州市“市树”,进一步提升达州生态文化水平。上半年,我市相继开展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共计义务植树1164万株,参与人数达300余万人次,扩大了创森工作影响度。
“让城市留得住绿意,让市民记得住乡愁”,这是创森工作开展的初衷。通过我市创森工作的持续推进,建成森林围绕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宜居达州,共同实现达城的“森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