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达州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0年05月29日 文章点击数:4669
关于推进达州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
提案号: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157号
提案者:李进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提案内容: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即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每年通过举办多种会展活动,会展影响逐步扩大,会展效应明显体现,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周边城市相比,达州市会展业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场馆建设、管理机制、组织手段、配套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会展场馆建设滞后。目前,达州市会展场地十分有限,仍然没有相对独立的专业会展中心,许多展会都是临时搭建展馆,展会结束后再拆掉,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会展的规模、档次较低,许多展会没有特色,组织管理模式落后,组织服务水平低,缺乏明确的定位,更缺乏在国内、国际具有较大影响的名牌会展,导致展会以消费类中低端为主,品质和口碑一般,长此以往将对城市品格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会展品类不够专业。达州市所举办的各类展会均以消费类展会为主,缺乏专业的贸易类展会的布展经验,不少优势产业无法得到推广。
三是会展行业散乱弱小。达州市目前没有一家规范化、实力强的会展企业,专业性会展公司数量少、档次低,没有行业协会,对会展的策划、组织,营销水平不高。许多会展都是交给成都、重庆等外地会展企业,导致本地会展经济大量流失。
四是会展专业人才缺乏。目前达州市还没有专业性的会展服务队伍,会展管理人才和策划人才稀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从业人员大多是其他行业职员,缺乏会展管理专业要求的基本知识,很难满足会展组织与接待的特殊需要,从而严重制约了会展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是会展职能交叉重复。达州市会展备案审批权,职能职责交叉重复,承办会展牵头组织单位较多,部门、单位、企业各自为阵,没有一家组织机构统筹规划指导管理会展业的发展。同时,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达州市没有一个对外的正式会展管理机构,缺乏会展的管理、协调和引导。
为此,建议如下:
1、加大投入力度,规划中心场馆建设。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化、相对独立的会展中心,既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其影响力、拉动力都是很大的。达州市正在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规划建设一个标志性的会展中心十分必要。要把会展中心作为城市会客厅、城市名片来规划建设,建议建设一个体量较大的标准规范、功能齐全的专业性会展中心,吸引会展专业公司落户达州,引导专业会展公司、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大企集团抱团发展会展产业,做大做强会展品牌。以会展中心为半径,以集中会展为契机,带动达州市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第三产业消费,使会展经济成为达州市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2.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会展人才培养。一是建议由政府统一机构牵头负责全市会展资源整合和宣传,重点对我市展馆、展会进行集中、统一的包装、整合和对外发布。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会议、旅游、物流、高速交通等形式,形成立体广告宣传效应。二是建立行业协会,帮助展览公司共同制定办展方案,开展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营销,为打造行业博览会品牌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积极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专业人才制定完备的职业发展规划,留住行业精英人才,保持行业持久不衰。加大展览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利用我市现有的院(职)校和师生资源,增设会展专业和课程,重点加强展览管理、策划、设计和会展师资格等专业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适应国际国内发展需要的中高级展览人才,壮大会展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保障会展业健康发展。
3. 完善政策指导,优化会展营商环境。我市应尽快成立专门的会展管理指导协调机构,培育达州本土的会展运营、服务企业,及时出台关于我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规划及优惠政策实施细则,把会展业作为一项战略性产业来抓,明确中远期发展目标,优化布局,引导会展资源科学配置。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定期专业展览和会议申办举办、会展宣传及品牌培育、企业政策性补贴等。要把“四城同创”与会展经济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会展业对达州各行各业的促进拉动作用,强化会展业、商贸活动和旅游业的互动效应,依托川东北、秦巴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烘托区域会展经济氛围,共创城市会展品牌。